過去幾年,新冠疫情(COVID-19)的陰霾壟罩全球,不只造成社會互動模式鉅變,也促成強勁的數位轉型浪潮,推進我國公私部門的數位轉型進程,在遠距醫療方面更是有所進展。

遠距診療的開放讓偏鄉地區的民眾有機會獲得更多樣的醫療服務;搭配全程都會有醫師及專人陪伴的「會診模式」,民眾就只要到衛生所掛號、申請遠距診療,就能在鄰近的衛生所完成看診過程,結束後也可以在原地批價、領藥,免去舟車勞頓與掛號等待的時間。

至於過去認為只能在大醫院完成的檢查,只要搭配簡便的醫療儀器,遠距診療也能夠完成如X光、超音波、心電圖等常見的醫療檢測,並利用5G技術達到即時畫面同步,還能即時上傳數據到大醫院,讓專業醫師、護理師在醫院透過遠端監控、同步會診、電話關心等方式,解決看診與日常照護問題,達成零距離的遠端關懷。

新冠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的快速發展,以及各家醫院的實踐經驗,衛福部今年(2022)也正在修訂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》,除放寬開立處方條件,也將擴大視訊診療對象,包括納入穩定慢性病、安寧療護等10類病患,預計最快2023年元旦上路,符合資格的民眾就可以使用遠距視訊診療,期未來待全民都會因此而受惠。

觀看影片:https://youtu.be/cFD4F9Anukg

國科會科技辦公室 廣告